2016年中秋节上午,浙江省武义县大溪口乡潘山头村村民吴立仁大伯,兴冲冲地来到武义县柳城农村电商分中心,从该分中心负责人谢月秋手中接过厚厚一叠百元大钞,乐呵呵地数着钱,这位下山脱贫村年过六旬的大伯做梦也没想到原来自家食用的山茶油、宣平咸菜通过电商竟然卖出了好价钱,粗略算一下已为家里增加近3000元的收入。中秋节全家团圆,今年的气氛特别好,全家人七嘴八舌喜滋滋地延续着增收致富梦。
柳城镇新塘村原是有名的贫困村,为了脱贫增收,村民周土明、吴远红夫妇在海拔1400米的深山中种植了30多亩猕猴桃。周土明说以前猕猴桃收获期是我们又喜又忧最难过的时候,喜的是辛勤劳动换来丰硕成果,忧的是销售猕猴桃费时费力,还要碰运气。现在柳城有了电商,他们会到山上来收购,不但节省了不少运输费用,销售也不用愁了,电商帮了我们果农的大忙!
武义农村电商柳城分中心开业不到一年,在当地却已家喻户晓了。柳城是浙江省唯一的畲族自治镇,该镇生态环境优美,畲乡风情独特,农特产品众多,举世闻名的宣莲就盛产于此。目前农村电商柳城分中心内展示了100多种当地著名的农特产品。中秋节前夕,猕猴桃、板栗、竹筒酒特别好销,忙煞了工作人员、乐坏了供货的农民。前段时间经过电商分中心的带领,当地有40多家农户将独特风味的畲家千层糕销往省内外,复购率还蛮高的呢! 武义是有名的革命老区。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国第一大将栗裕带领挺进师,在武义、遂昌等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武义县还是浙江省八个贫困县、26个欠发达县之一,当时全县23个乡镇中,南部山区有13个乡镇是贫困乡镇,8万多人居住在高山区、深山区,其中有5万多山民生存环境特别恶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武义县扶贫办主任董春法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县贫困山区,总结了贫困山区的“七大难”。武义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农民的迫切要求,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搬迁下山、异地发展”的武义下山脱贫模式,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充分肯定:“武义下山脱贫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武义下山脱贫成效显著,经验十分宝贵,值得总结和推广,要善始善终继续抓好”。
武义下山脱贫经验,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范例”被纳入《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入编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作为典型在2004年5月的“全球扶贫大会”上作交流。到目前止,武义县累计搬迁下山423个自然村,16902户,51106人。5万多下山农民在几年内阔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武义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勇于开拓创新走在前列,留下了革命老区奔小康的深深足迹。
|